聽力計上有一組特殊的測試,卻鮮少為人所知。它們的另外一個名字是“閾上測試”。這個大家族里的成員可真不少,有ABLB、MBL、Stenger、Tone Decay、SISI、TEN等等。那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下其中的大姐大——ABLB吧。
什么是ABLB? ●●
ABLB測試的全名是交替雙耳響度平衡實驗(Alternate Binaural Loudness Balance test),用來測試患者是否有重振現象,可以幫助判斷耳聾的性質與病變范圍。
// 什么是重振現象?
///
NOCITCE
重振現象是指當聲音強度增加時,響度出現異常迅速的增長,高于強度的增加幅度。通俗來說,有重振現象的聽損患者會出現“小聲聽不見,大聲受不了”的現象。重振現象多見于耳蝸疾病,可作為耳蝸病變診斷的依據之一。
ABLB測試對診斷干預有何幫助? ●●
通過ABLB測試來判斷患者是否具有重振現象,可以幫助明確聽力損失的位置是蝸性還是蝸后,有助于聽力師對患者干預效果進行預估,使患者具有合理預期。當重振現象存在時,助聽器驗配需要額外注意最大聲輸出的調整。
ABLB測試適合對象:
- 患有單側聽力損失的患者;
- 雙側聽力損失,但一耳聽損較輕,兩耳間氣導聽閾閾值差值大于20dB。
在好耳或相對好耳閾上15~20 dB給聲;
在差耳或相對差耳,從聽力閾值開始給聲,逐漸增加聲強級,直到患者感覺兩耳響度相等為止;記錄此時兩耳的給聲強度;
以15~20 dB為一檔增加好耳的給聲強度;重復步驟2;直到雙耳在同一聲強級感知響度達到一致,或者給聲強度達到該聽力計的最大聲強級為止。
!

注意事項
以好耳或者相對好耳作為參考耳,患耳作為測試耳;
測試通常在1000或2000Hz進行;
純音每次給聲時間為0.5-1秒;或者使用脈沖純音(2~3/次)
使用氣導耳機給聲
測試結果可以使用梯形圖進行表示:(如圖所示)
橫坐標分為參考耳和測試耳
縱坐標表示測試強度;
左耳和右耳使用氣導的符號表示
達到響度平衡的點用實線連接起來
兩耳的聽力閾值使用虛線連接
根據張華主編的《聽力師職業資格考試培訓教材》第十四章《閾上功能測試》,
ABLB測試結果分為四種:
完全重振:參考耳與測試耳在同一聲強級(±10 dB)上達到響度一致。
無重振:雙耳在同一感覺級(±10dB)上達到響度一致
部分重振:介于完全重振和無重振之間。
反重振:雙耳響度一致時,測試耳的感覺級高于參考耳15dB及以上
當重振現象存在時,表示耳蝸位置有病變;但蝸后病變也有可能存在,只不過程度較輕。
當重振現象不存在,一般表示無耳蝸病變。但是不排除,耳蝸和蝸后共同存在病變且蝸后病變較嚴重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