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接上回,本期將繼續向耳的內部探索,為大家帶來中耳保健的方法與注意事項。中耳包括鼓室、咽鼓管、鼓竇及乳突四個部分,是連接外耳和內耳的重要通路,主要起到不同傳聲媒介間的阻抗匹配的效果。目前中耳疾病的發病率很高,尤其是中耳炎,如何保證中耳健康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中耳
阻抗匹配
注意鼻腔保健
鼻子和中耳鼓室是互相溝通的,咽鼓管正是溝通鼓室與鼻咽腔的唯一通氣管道,也是鼓室的大門。咽鼓管一般總是處于閉合狀態,這樣可保證鼻咽部液體不倒流人耳內。人只有在打哈欠做吞咽動作或用力擤鼻鼓氣時,暫時開放一下,所以要注意鼻腔衛生。
1、訓練正確的擤鼻法
擤鼻涕擤不好,可以把鼻涕擤到中耳里去,使中耳發炎,甚至鼓膜穿孔。特別是鼓膜穿孔后,就像既開了房門又打開了門對面的窗子,空氣對流不息,咽鼓管變成了通道,隨時都可以把鼻涕擤到中耳里面去。所以中耳炎總是治不好。

擤鼻涕時應注意:
(1)不能用手捏緊雙鼻孔,猛沖力將鼻涕硬是從壓扁了的鼻狹縫中擠出去。要知道,后鼻孔比前鼻孔大得多,像漏斗一樣,用力猛擤,本來出口就小,加上再把鼻孔捏緊,鼻涕只好沖向四面八方,哪有縫隙就向哪里鉆,當擤的壓力大于鼻竇內或中耳內的壓力時,濃鼻涕自然會逆行竄向鼻竇和中耳內。所以切忌捏緊雙鼻用力猛擤,這是最重要的一點。
(2)擤鼻涕時,只能是用于指按住一側鼻孔,分次運氣,自然會將氣流吹入未按住的一側鼻腔,壓力不宜過大,一側擤完了,再擤另一側。
(3)由于鼻涕過于黏稠,不易擤出時,可以先滴些能使血管收縮的麻黃素類滴鼻藥水,讓鼻黏膜收縮,鼻道變寬后,再擤鼻涕,就容易得多了,不過滴液不宜長期應用。沒有滴鼻藥水時,也可在做運動后再擤鼻涕,因為運動能使血液循環加快,使鼻甲淤血消散,鼻腔變寬,或用冷刺激來使末梢血管收縮,鼻腔也可變寬,鼻涕容易排出。如:冬天在戶外跑步,鼻涕就很容易擤出。
(4)擤鼻時用的壓力,以不使耳朵內突然發響(咽鼓管開放,鼓膜向外膨出的聲音),以及突然感覺發堵為原則。
2、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急性感染,以及慢性鼻炎、鼻竇炎、增殖體肥大和慢性扁桃體炎等,以減少中耳感染的機會。
3、保持咽鼓管的通暢,及時治療咽鼓管咽口的病變,對咽鼓管狹窄者,應早期治療。
4、前鼻孔、后鼻孔填塞物,以及鼻咽部手術時所用的填塞物應及時取出,以免咽鼓管口被長期堵塞,影響中耳通氣和引流,引起中耳感染。
5、鍛煉身體,增強體質,預防上呼吸道感染。
防止外耳道感染進入中耳

1、注意外耳保健,可防止中耳的意外損傷和感染,具體可見外耳篇的內容。
2、鼓膜發生外傷性穿孔后,切忌用沖洗法來消除外耳道內的血液或血塊,外耳道口宜用消毒棉球堵塞,以防止外來細菌侵入中耳,也忌用滴耳劑,如果去除外耳道內的血液血塊或異物時必須注意嚴格的無菌操作。
3、鼓膜有外傷性或炎癥后干性穿孔者,必須防止水及液體進入耳內,并應及時進行鼓膜修補手術,以防繼發感染。
其他注意事項

1、游泳跳水時,應注意姿勢,防止氣壓變化引起鼓膜穿孔。游泳時水進人耳道后,按外耳篇所述的方法使其自動流出,切忌用捏鼻屏氣法,以免液體從咽鼓管進人中耳而發生感染。
2、嬰幼兒喂奶時,注意頭位不應過低,避免嗆食。不要在哭鬧中喂奶,由于嬰幼兒咽鼓管的特點是短、寬、平,分泌物和奶液容易經咽鼓管進人中耳,易引起中耳感染。
3、腭裂和腭隱裂患者中,因腭帆張肌和腭帆提肌的作用受到障礙,咽鼓管功能不良,以致非化膿性和化膿性中耳炎的發病率較高。因此應及時進行整復手術,可以減少耳并發癥。
4、乘飛機、潛水或高壓氧艙治療中,要注意及時反復做吞咽動作,以調節中耳內外氣壓變化,減少氣壓損傷性中耳炎的發生。在做捏鼻鼓氣時,應先擤凈鼻涕,再做捏鼻鼓氣,但用力不宜過大。
麥力聲,中耳分析儀DM20可進行226Hz聲導抗測試,更具有聲反射閾值測試、聲反射衰減測試以及咽鼓管功能測試,給您完整的中耳分析。